黄氏英谱
浅谈黄姓家族的家风建设
 


        家训是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家规是家庭的“基本法”,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家风是融化在我们血液中的气质,是沉淀在我们骨髓里的品格,是我们立世做人的风范,是我们工作生活的格调;家风是民风社风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好,则族风好、民风好、国风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由此可见,家风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下面就如何搞好黄姓家族的家风建设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恪守孝道尊老爱幼
        黄姓是公认的中国传统孝道的典范之一。黄姓历代家谱中,都将孝作为家规族训的重要内容,作为规范子孙后代思想、行为的重要准则。在家训中,专设“敦孝友”一条,对孝的内容、意义、作用和形式,均作了深刻的论述,在该条的开首即点明了父母恩同天地,是报不尽的。
        在中国“二十四孝”中,就有黄香、黄庭坚等黄姓的杰出代表。在中国的《二十四孝》一书中,“黄香扇枕”即列为一孝。《三字经》中,就是以黄香为中国孝子的第一位代表,是全国学习的楷模,“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是妇孺皆知的。黄香之子黄琼,身居宰相,谥为忠侯。其夫人陈氏封为一品夫人。也首肯“孝悌”为黄氏家教。从此以后,黄氏族人无不继承这一优良传统。史称黄庭坚天性笃孝,母病逾年,他都坚持昼夜探视。虽官至太史,黄庭坚却坚持每日亲手为患病母亲洗涤便溺器物,从无间断。母亲过世后,他又结庐墓下,为母守孝,因哀痛过度,以至大病一场。黄庭坚虽是名显一时的大文人和官吏,却能有如此深笃的孝心,实为难得。正因为如此,后人也尊他为中国传统孝道的代表,在元人郭居敬的《二十四孝》中,便将他列名“二十四孝”之一。

        孝道不是抽象的,而是有其实际的内容。据黄氏族谱《家训》对孝的阐述,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孝是感恩,就是要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奉养父母,孝敬长辈,尊敬兄长;二方面孝是一种责任,就是尽量培养教育好晚辈,呵护好妻子儿女。尊老爱幼是孝道的具体体现,而孝道的升华就是要立身行道,作社会有用的人,不给祖先抹黑,为父母、祖先争光。


二、爱国爱家构建和谐

        热爱自己的祖国是国民应尽的责任和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以爱国为荣,以卖国为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黄氏家族历来提倡族人应当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勤恳工作,奋力进取,为祖国富强昌盛,作出应有的贡献。简言之,就是要族人诚实、守法、勤俭、拼搏,兴家创业,忠心报国。不爱家的人何谈爱国,不爱国的人更不会爱家,在中国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无数的黄氏先贤,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辅佐朝廷政府,扶助君王国主,为国家的统一发展和强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如夏末的黄尹,商朝末年的武成王黄飞虎等一批黄家将,战国时期的黄歇更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朝廷重臣和外交要人。黄灞则辅佐刘邦消灭暴秦,建立了汉朝,成为汉之开国大元帅。其妹黄贵姑,子黄广统帅三军抵抗北番,为保卫边疆,巩固汉室立下了赫赫战功。以后,东汉的黄琬;唐代的黄峭公;宋时的黄龟年、黄中、黄公度;明朝的黄得功、黄道周等朝廷重臣和大将精忠报国,抗敌御侮,为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明代忠君爱国宰相黄子澄;辅佐孙中山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著名将领黄兴;在抗日战争中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出了大量工作的、从清末举人到新中国的副总理黄炎培;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用身体挡住敌人枪眼的英雄黄继光;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黄菊;著名爱国华侨、当代商界精英、全国慈善状元的黄如论等等。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黄姓宗贤,他们在默默无闻的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为社会向前发展而努力。我们应当向成名的先祖先辈和无名的当今宗贤们学习。爱国爱家是构建和谐社会基本因素,也是黄姓家风的重要内容。


三、儒学立身学而不止
        儒家思想是黄姓人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其核心精神就是“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史书表明,黄氏名贤,大多都是通过儒学立身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儒学成为了黄姓家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江夏黄氏始祖东汉的黄香,被称为“天下无双,江夏黄童”。他遵从儒学,进入仕途,官至宰相,政绩显著,文章名闻于世,成为一代名儒。其子黄琼,曾孙黄婉,出身于书香门第,致辞仕于儒学之途,也都成为当朝的宰相。黄氏的儒学立身学而不止家风,培养了许多进士、状元,也熏陶出许许多多的大儒,著名的有黄庭坚、黄遵宪;画家黄筌、黄公望;小说家黄小配;学者黄公超、黄道周、黄侃;科学家黄极清、黄昆;教育家黄炎培;思想家黄震、黄千、黄宗羲;政治家黄菊;慈善家黄如论等。历朝先后出了黄崇暇、黄崇颖、黄公度、黄尝、黄定、黄由、黄朴、黄观、黄士俊、黄轩、黄思永、黄培松等十八位状元。
        儒学立身是黄姓人的精神命脉,是黄姓人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儒学积淀着黄姓人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黄姓人的‘根’和‘魂’,丢了‘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只有牢记、发扬、发展、更新儒学思想使之成为符合时代潮流的精神食粮,黄姓人才能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壮大。


四、开拓进取奋勇向前

        纵观黄姓发展历史,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当初黄人由华北燕山地区一个崇拜黄鹂鸟的狩猎小氏族向东南远徙,进入山东半岛、跻身东夷之间,后来异军突起,成为势力、地位仅次于凤鸟氏族的凰鸟氏族,并把氏族图腾由黄鹂鸟改为金凤凰,靠的就是一种在艰苦环境中不断适应、进而奋起和不拘泥过去的开拓精神。后来,黄氏族又随东夷集团的主支迁入中原大地,开始以农耕为主的新生活,并建立起一个以治理汾水闻名的西黄和一个以善于玉器制作著称的中原之黄。在这种社会大变迁中,许多群体都被淘汰了,唯有开拓精神的群体,才能适应新的环境,在社会大演变中生存和发展起来。
        当黄国被楚灭亡后,黄国遗民又是靠着他们的开拓精神,一部分在征服南蛮百越的过程中发展为著名的黄洞蛮,另一部分则留在黄国故地,在新的环境中作为普通的族姓顽强地生存下来,并演变成秦汉时期著名的江夏黄氏。在中华民族开拓东南的浪潮中,黄姓又走在最前列,正是其不断向外拓展的家族精神,鼓舞着一批又一批的中原黄姓成员向东南未开发地区移民。可以说,黄姓对我国东南闽粤沿海地区的开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黄姓在开发闽粤的过程中,自身又不断壮大,成为当地的大姓。黄姓和其他氏族兄弟一起,共同开创了中华客家文化。
        在逆境中,由于条件恶劣,黄氏子孙必须具有开拓进取之精神以度过难关,在顺境中如何呢?在顺境中他们并不满足现状,贪图享乐,而是继续居安思危,放眼世界,积极向外拓展,开辟新的天地。比如公元951年正月初二日,福建邵武黄峭山,在丁财两旺、富贵荣华的条件下,高瞻远瞩,以他惊人的胆识和伟大的气魄,主动组织“十八子闯江南”。这一全家送子出征,是前无古人的壮举,更是黄姓传统开拓精神最典型、最完整的体现。黄峭山对子孙的教诲:“池内之鱼,远逊云间之鹤。好男儿不必恋此一方故土,而应志在四方,放眼天下。”这与孔子的“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思想相比,何其高超。再看送子出征的“上马诗”(也有说“别子诗”)更是千古绝唱:“骏马登程往异方,任寻胜地立纲常。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朝夕莫忘亲命语,晨昏须荐祖宗香。但愿苍天垂庇佑,三七男儿总炽昌”诗的字里行间充满着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精神,多么的慷慨激昂,多么的雄伟豪壮。字字句句激励儿孙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辟新的天地,勇夺新的胜利。从邵武出发,徙居大江南北,奔向海角边疆;定居港、澳、台,遍布中华大地;跨越境外他乡,开发大南洋,旅居欧美,遍布全球。
        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黄氏先贤的这种恪守孝道、爱国爱家、儒学立身、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范,仍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黄姓家族的家风建设应当继承和发扬黄姓人自身的传统美德,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发扬光大!恪守孝道源流远,爱国爱家世泽宏,儒学立身酬壮志,开拓进取树丰功!!!


作者:四川黄天朝

凡注明“来源:华夏黄氏网”的所有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地址:重庆巴南区融汇大道66号23幢16-4
值班电话:023-68418563
服务电话:13320356020 13512392372
投稿邮箱:hcy570708@sin.com
联系QQ:136228045
技术支持:宇琼科技
渝公网安备 50011302000173号
ICP备案:渝ICP备16012598号
建议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Copyright2015-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文化网视版权所有      法律顾问:重庆胜大律师事务所 主任高级律师 李饶俊 联系电话:13808363131